碳費怎麼算、何時開徵、對象是誰?
碳費定價拍板,一般費率為300元/公噸,每2年檢討調升,預計2030年調升至1,200至1,800元。
若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就可申請優惠費率,優惠費率A為50元/公噸,須符合「行業別指定削減率」,一般行業至2023年需達成42%之減量、鋼鐵業25.2%、水泥業22.3%。優惠費率B起徵價格為100元/公噸,須達到「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各行業至2030年相對基準年平均(2018至2022年)削減率達23%。
另外,鋼鐵、水泥業等產業本身碳排量高、較難減碳,因此納入「高碳係漏風險係數」,其碳費可再打2折優惠,作為配套機制。
碳費將從2025年1月1日起生效,企業當年5月試申報、不繳費,2026年5月開始繳。第一批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2.5頓以上企業,包含鋼鐵、水泥、電力、半導體業等製造業,推估徵收對象約為500家工廠(共計281家公司,其中141家為上市櫃公司)。
台灣獨創碳費 與碳稅、碳交易有何不同?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資料顯示,全球有75個國家施行碳定價機制,其中39個採用「碳稅(Carbon Tax)」制度,如瑞典、日本、新加坡等,;36個採取「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ETS)」,如歐盟、南韓等,而我國將採行的「碳費(Carbon fee)」不屬於以上兩種,算是台灣獨創。
碳稅、碳費:
「碳稅」、「碳費」都是由政府對二氧化碳 (CO2) 制訂價格,並以公噸為單位計價,假設每噸100元,則產生一萬噸二氧化碳的企業,就要繳納一百萬元的碳稅或碳費。
兩者乍看之下相同,但不同之處在於「主管機關」及「支出用途」。碳稅由國家的財政單位徵收,直接挹注國庫,該稅收不限於減碳用途,可投入社會福利、基礎建設等,達到財富重新分配的效果。而碳費由環保署徵收,專款專用於減碳,例如發展減碳科技、成立氣候基金等。
碳交易:
碳交易制度分為「總量管制與交易(CAP)」及「基線與信用交易( BAC)」。前者由政府訂定碳排總量限制,再將額度分配給企業,若企業碳排量超過上限須購買「碳權」補償;反之,企業碳排量低於上限,就能把剩餘的「碳權」出售。
後者則是為每個企業設定基線排放水平,代表該企業的預期排放量,若實際減排量比預期多,超出的部分可轉化為碳信用,並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反之,實際減排量未達到基線的企業,可以購買碳信用補足。
台灣已於2023年8月成立碳交所,引進國外碳權,供國內企業交易。
碳費一噸300元 比日韓星還貴?
碳費出爐,經濟部認為太貴,可能對企業造成財務衝擊;環團則喊太便宜、達不到減碳效果,到底碳費每公噸300元合不合理?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截至今年4月1日的報告(以下皆換算成台幣),烏拉圭位居全球碳稅之冠,每公噸約台幣5,375元,瑞士、列支敦斯登並列第二名,每公噸約4,251元,歐盟則是約1,931元。
北歐國家碳收費制度起步早,碳價普遍較貴,若觀察亞洲鄰近國家,日本碳稅每噸約台幣61元,南韓約202元,新加坡採階段式調整,2019年起徵價僅約台幣119元,今年提高至594元,2030年將突破千元,相較之下,台灣碳費起徵價300元確實偏貴。
對此,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表示,韓國時碳排放總量管制時,對總量限制寬鬆,導致成效不彰,新加坡起徵價雖低,但最後減碳效果不理想,逐步調高碳稅。
此外,一般費率也參考倫敦政經學院提出的「台灣碳定價選項」報告,該報告建議起徵費率為每噸300元,並逐步提高,因此最後達成300元的共識。
碳費削弱台廠競爭力?將推台版CBAM
歐盟正在試行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也就是俗稱的「碳關稅」,而台灣碳費制度將上路,卻未搭配台版CBAM,產業界擔憂不利於進口競爭。
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說,目前歐盟CBAM還在申報進度,預計二年後繳費,而我國也規畫推動台版CBAM,並已進行跨部會協商。他表示,台版CBAM也希望儘快上路,明年會要求進口水泥或鋼筋等必須申報碳足跡。
彭啟明表示,未來要課徵碳費的企業,若競爭對手有進口的原物料及商品,都會要求申報碳排係數及碳足跡,以降低國內企業壓力,也能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衝擊六產業163廠毛利 加速減碳才是解方
碳費開徵在及,毛利將被碳費「吃掉」最多的六大產業也曝光,分別為「水泥」、「生鐵及粗鋼及初級製品」、「光電材料及元件」、「石油煉製品」、「基本化學材料」、「以及紙漿、紙及紙板」,推估約163廠受衝擊。
其中,以一般費率課費,毛利被吃掉最多的是「水泥業」,為43.03%,也就是說,每100元毛利,就有43元要拿來繳碳費,若適用優惠費率A,每噸50元,碳費占平均毛利比率將大幅下降至7.17%,若同時申請高碳洩漏風險折扣,影響更小,降為1.48%。
因此,企業若想保住毛利,申請自主減量計畫、達到實質減碳才是解方。碳費開徵勢在必行,與其爭論碳費收多少,更應思考如何減碳,碳費只會越來越貴,企業應提前做好布局,強化產業競爭力。
(資料來源:記者余弦妙、胡順惠、邱琮皓、世界銀行2024年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