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最新消息
-
廚餘不要送進焚化爐 這些「廢棄物」都可以堆肥、發酵、再利用!
生活中有許多廢棄物都是可以製成肥料的有機物質,像是雜草、稻稈、稻殼和家畜與人類的糞尿等。這些廚餘垃圾發酵而成的堆肥富含協助農作物生長的有用物質,比起當成垃圾處理送進焚化爐焚燒,堆肥是更好的資源再利用方式。廚餘不要送進焚化爐 這些「廢棄物」都可以堆肥、發酵、再利用!more -
湄公河資本佈局越南生物科技賽道,投資Entobel飼料公司3000萬美元
近日.越南飼料初創公司Entobel,獲得3000萬美元的投資,其中專注於越南的私募股權公司湄公河資本(MekongCapita)投資了2500萬美元(約5766.2億越南盾),其餘500萬美元(約1153,2億越南盾)由當地資產管理公司DragonCapital投資。湄公河資本佈局越南生物科技賽道,投資Entobel飼料公司3000萬美元more -
黑水虻的體內的抗菌肽可以抵禦各種病原菌
昆蟲體內的抗菌肽是宿主免疫防禦系統的重要成分, 具有分子質量小、熱穩定性好、抗菌譜廣等特點。由於抗菌肽有其自身獨特的化學結構, 因而其作用機理與抗生素及化學藥物不同, 能有效抑殺真菌、病毒、寄生蟲, 而病原體不產生抗藥性, 並能選擇性殺滅腫瘤細胞, 對人畜卻無毒副作用。黑水虻的體內的抗菌肽可以抵禦各種病原菌more -
花蓮農地囤有機肥飄惡臭 環保局將採樣檢查
花蓮1名詹姓農友位在鳳林鎮的農地貧瘠,合法申請液態有機肥澆灌,盼讓作物豐收,近日在農地挖坑囤放,經長時間曝曬,坑內不僅狂冒濃稠泡泡,更散發陣陣如屍臭的味道,附近居民聞到都受不了,氣得向縣議員莊枝財檢舉,希望縣府要求改善。縣府環保局表示,將派員採樣檢查是否汙染,並輔導農民液態肥正確使用方式。
全縣13鄉鎮市垃圾車回收廚餘量共約40噸,其中20噸運到環保科技園區,由縣府委請廠商處理成有機肥,另外6噸以黑水虻分解,其餘拿到鳳林合法掩埋場掩埋。
莊枝財說,距鳳林鎮環保科技園區不到2公里的農地,疑遭人挖坑掩埋廚餘,坑裡液體狂冒泡泡,味道如「屍臭味」般難聞,讓他直呼「臭到想吐」,質疑恐汙染環境,呼籲環保局介入調查。
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長張華砡表示,環保局均有依法處理廚餘,經查,詹姓農民合法申請固態和液態有機肥料,作為土壤改良使用,不過液態有機肥應立即混水澆灌,不能露天囤放,否則易發酵產生臭味。
張華砡說,環保局對於申請固態和液態有機肥的農友,有列冊定期追蹤,詹姓農友過去雖有適當使用,如今有民眾反映,將派員稽查、安排採樣送檢,確保土壤品質及液態有機肥成分未受汙染,同時也會要求不能貯存有機肥,並輔導正確使用方式,若屢勸不聽及有違規事證,將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
詹姓農民無奈表示,因為要整地,但農地面積大,才先挖坑貯存有機液態肥,待加入土壤改良劑及泥土混合後,再用挖土機放置田裡,因挖土機暫時不能用,才擺放未處理,對於引發臭味擾民深感抱歉,會立即改善。
(羅亦晽╱花蓮報導)
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8%8A%B1%E8%93%AE%E8%BE%B2%E5%9C%B0%E5%9B%A4%E6%9C%89%E6%A9%9F%E8%82%A5%E9%A3%84%E6%83%A1%E8%87%AD-%E7%92%B0%E4%BF%9D%E5%B1%80%E5%B0%87%E6%8E%A1%E6%A8%A3%E6%AA%A2%E6%9F%A5-201000601.html花蓮農地囤有機肥飄惡臭 環保局將採樣檢查more -
小昆蟲,大本領——黑水虻在生態農業中的地位與日俱增
黑水虻(念meng),中文學名亮斑扁角水虻,黑水虻起源於南美洲,主要以動物的糞便和屍體為食,隨後隨著人類活動向全球擴散並定居。目前在全球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黑水虻在我國的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四川、福建、河北、湖北等地區都有分布。黑水虻在農業上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黑水虻的不同生長階段
1.黑水虻的營養價值
《黑水虻幼體營養成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本試驗研究的黑水虻幼體蛋白質含量為47.3%,脂肪含量為32.6%,灰分含量為7.0% ,胺基酸態氮含量為280 mg/ 100 g,膽固醇含量為172.7 mg/100 g,維生素B1含量為0.235 mg/100 g,煙酸含量為9.395 mg/100 g,未檢剛到煙醯胺的存在;共檢剛到7種偶數碳脂肪酸組成,分別是月桂酸、油酸、棕櫚酸、亞油酸、豆蔻酸、硬脂酸、葵酸,其中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之比為3:2,必須脂肪酸占總脂肪酸的17%,油酸和亞油酸含量分別是10.7 g/100 g,8.0 g/100 g。
《黑水虻幼蟲胺基酸組成及營養價值評估》表明了黑水虻幼蟲的胺基酸含量,如下表所示。
黑水虻幼蟲乾粉的胺基酸組成
2.黑水虻的應用
禽畜糞便、農田尾菜等農業廢棄物和廚餘垃圾以往都是直接露天堆肥,容易引發病菌和蒼蠅滋生、腐臭擴散、富營養化等,嚴重影響農業生產與周邊環境。黑水虻是一種具有營養富集作用的生物,能將糞便中的有益營養成分進行富集,並轉化為高質量的水虻蟲體蛋白。據實際測算,的新鮮雞糞可產出黑水虻幼蟲150~250kg/t,新鮮豬糞可產出100kg/t的黑水虻幼蟲。
黑水虻幼蟲作為動物活體餌料或飼料添加成分進入動物養殖中,獲得高質量的肉、蛋、魚等產品。水虻油脂中亞油酸含量高達20%,亞油酸為動物必需脂肪酸,對於動物的生長發育十分有利。水虻處理廢棄物後得到高質量的蟲糞,可用作有機肥還田。處理後,糞便殘渣含水量降到了40%以下。糞便殘渣顆粒度均勻,無異味,適於包裝和運輸。
基於黑水虻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3黑水虻處理廚餘垃圾的工藝
《黑水虻蟲卵添加量對餐廚垃圾生物轉化的影響》研究了不同比例的蟲卵添加量在黑水虻生物轉化技術中對生物轉化過程和鮮蟲產量的影響,探索黑水虻生物轉化技術對餐廚垃圾的減量化水平,以餐廚垃圾和稻殼粉為主料和輔料,每噸養殖料中分別投加80,100,120,150 g蟲卵。結果表明:當每噸養殖料中投加100蟲卵時,鮮蟲產量最大;另外,蟲卵添加量越大,黑水虻幼蟲對餐廚垃圾的生物轉化速率越快。說明每噸養殖料投加100蟲卵時可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加大蟲卵投加量可以縮短餐廚垃圾的處理周期,黑水虻生物轉化技術對餐廚垃圾的減量化水平最高約為79%。
《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漿料的生產性能及其幼蟲生長發育規律研究》表明,1)黑水虻幼蟲處理餐廚垃圾漿料在幼蟲重12.37~16.15 mg和27.02~46.23 mg階段蟲子採食速度和增重速度較大,幼蟲重達88.34 mg以後採食速度和增重速度開始下降,這表明黑水虻幼蟲可能存在發育高峰期。幼蟲採食速度和增重速度呈正相關,相關係數為0.67。2)黑水虻幼蟲處理餐廚垃圾漿料,經8d養殖蟲體增重95.67 mg,乾物質轉化率達到31.81%,單位面積蟲產量11.10 kg/m2,蟲卵比1.85 kg/g,養殖成活率85.58%,具有較高的生產性能表現。
《利用黑水虻處理農村易腐垃圾技術研究》結果表明,1)使用農村易腐垃圾投喂黑水虻幼蟲,堆肥0-1天的新鮮垃圾與堆肥3-5天的易腐垃圾均適宜黑水虻幼蟲生長,堆肥9-10天的垃圾不適宜黑水虻幼蟲生長。2)在25-43℃溫度範圍內,黑水虻幼蟲投喂農村易腐垃圾均能生長;幼蟲的平均生長速率在隨溫度增加呈先上升後下降趨勢,黑水虻幼蟲生長適宜溫度範圍為34-38℃,平均生長速率在25 mg/天以上。38℃溫度下,幼蟲生長速率最大,為29.6 mg/天, 43℃為黑水虻幼蟲生長上限。3)隨著平均投喂量的增加,黑水虻生長加快,但農村易腐垃圾減重效果降低。綜合均衡考慮垃圾減量和黑水虻產蟲,適宜的每天每條幼蟲投喂毫克量為151 mg,達到垃圾濕重減重38.7%,乾重減重56.6%,產蟲率111.5 g/kg。
4.黑水虻的養殖技術
《黑水虻幼蟲在不同比例牛糞與麩皮混合基質中生長規律的研究》結果表明,黑水虻幼蟲的體重、體長、體寬、體高、日增重、蟲體長寬比等發育指標隨牛糞含量的增加呈遞增趨勢,牛糞含量超過80%時,黑水虻幼蟲生長發育相對較慢,因此,70%的牛糞麩皮混合飼料添加量較為適宜.飼養效果較為理想。
《黑水虻幼蟲營養配方優化及應用》表明,當碳源為葡萄糖,氮源為胰蛋白粉時,黑水虻幼蟲的體重可達0.300g/條左右,預蛹率為95.11%,條件最優。
黑水虻是目前受關注度較高的可食用昆蟲之一,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2012年以來,世界上關於黑水虻的科學研究越來越多,發表的文章、轉移呈現爆發的態勢,為黑水虻的市場開發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文章來源:https://twgreatdaily.com/Q3G3pmwBvvf6VcSZIClh.amp小昆蟲,大本領——黑水虻在生態農業中的地位與日俱增more -
農委會目標廚餘「飼料化」 盼達防疫、再利用雙贏
黃小玉飼料成本一直在上漲,豬農期望廚餘養豬恢復至疫情前全面開放使用的方式,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表示,目前飼養數199頭以下農民不得使用廚餘政策不變,但希望未來廚餘經共同蒸煮或飼料化後再讓農民使用,短期內盡快提出,達到防疫又讓廚餘進一步利用。
陳吉仲今受邀出席 2022第七屆臺灣寵物市場行銷趨勢論壇時表示,黃豆、玉米是整個飼料來源,面對新冠肺炎船運成本提高、俄烏戰爭造成國際市場影響,農委會都有掌握所有原物料狀況,農委會第一要確保所有黃豆、玉米等飼料未來半年都沒問題,價格則與所有飼料業者充分討論,在不影響飼料業者的合理利潤底下,希望飼料成本穩定。
其次,農委會與所有養豬農都希望豬隻批發市場價格,都維持農民利潤,而廚餘養豬議題,是與非洲豬瘟比較相關,上周在台中發現來自泰國的香腸檢出非洲豬瘟陽性病毒。
陳吉仲說,目前農委會的政策是畜牧場199頭以下農民不得使用廚餘,另外400多場可使用需依相關規定要90度C以上蒸煮1小時,杜絕非洲豬瘟病毒進入畜牧場,目前政策沒有改變,但希望未來廚餘經共同蒸煮或飼料化後,農民再來使用,就能更安全。短期內盡快提出,達到防疫又讓廚餘進一步利用。
廚餘「飼料化」並非一般民眾所認知的寵物飼料如乾糧、罐頭等,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說明,如日本、歐洲國家等液體飼料概念,與共同蒸煮的差異在於,飼料化還多加一道「調配」營養成分,以國外經驗,在飼料工廠生產後,經槽車運送至農民。
江文全也說,「飼料化」主要是產業一直以來就有這樣的建議,認為廚餘要飼料化、落實共同蒸煮;廚餘飼料化後是否將可用於199頭以下,江文全強調,就回到一般飼料管理。
(陳怡文/台北報導)
來源: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20316/LGAHTGLPGBCOXDEOTVUHGFTS7A/農委會目標廚餘「飼料化」 盼達防疫、再利用雙贏more -
黑水虻的核心價值
黑水虻的核心價值
1大規模的自動化處理養殖設備設施的規劃
2前期不同屬性廢棄物來料處理的設施設備規劃
3大量而有效地廢氣過濾排放及檢測系統
4大規模處理廢棄物的時效性是穩定且可控制(不會看天吃飯)
5大量而穩定的蟲體(可作為生物產業,及化妝品產業提供穩定的料源)
6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產生大量穩定的有機肥,對土地是友善的。
7利用黑水虻處理廢棄物有一套標準的流程及S O P,及人員的培訓設備的操作,(永遠在為下一個廠做準備)
黑水虻的核心價值more